网上配资门户-正规网上实盘配资-线上配资门户排行榜

炒股配资选择配资 又有一个国家要关闭驻成都领馆,怎么看?

炒股配资选择配资 又有一个国家要关闭驻成都领馆,怎么看?

近日,波兰宣布因优化外交资源配置需要,将于3月31日正式关闭驻成都总领事馆,相关领事事务将转交给波兰驻广州领事馆管辖处理。

事实上,在波兰之前,还有其他相关国家也陆续关闭了驻蓉领事馆。

2022年7月,瑞士联邦外交部决定临时关闭瑞士驻成都总领事馆,但此后该馆一直未重新启用。

2022年12月,捷克驻成都总领事馆也宣告闭馆。

这一系列闭馆撤站的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共性原因:经费紧张条件下的精打细算

领事馆最主要的职责是维护本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两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和人民的相互往来。

成都领事馆区。

近几年,受世纪疫情蔓延、地缘冲突频发、保护主义回潮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

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面临着经济状况不佳、财政压力增大的困境,被迫大幅削减政府支出,其中也包括外交活动预算。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极力推行以“去中国化”为内核的反全球化逆流,一些国家与中国间的经贸、人员往来明显减少。

其中,波兰、捷克、瑞士等国驻成都领馆的领事业务量持续走低。据统计,波兰驻成都领馆的年签证量不足3000份,捷克驻成都领馆的年签证量更是不足2000份。

成都地标建筑金融城双子塔。

此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签证与区域中心化办理的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削弱了中小型领馆的存在价值。美国就计划于2025年裁撤驻西欧多国的小型领馆,并解雇大量当地雇员。

因此,波兰、捷克、瑞士三国在好好算了一笔经济账后,或选择驻成都领馆无限期关门,或选择对在华领事服务进行跨区域整合。

个性原因: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外交转向

除了经济考量外,关闭使领馆也是一种常见的外交手段,可以用来对另一国展现强硬或实施对等报复。

波兰、捷克两国关闭驻成都领馆,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国博弈背景下两国对华关系的现状。

波兰左右为难。

波兰原本是中国在中东欧的重要合作伙伴,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波兰的对华态度出现了明显波动。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持续炒作抹黑中俄两国战略捆绑、中国对俄出口两用物项,个别国家还出台了对华制裁措施。

在此国际环境下,作为欧洲“反俄急先锋”的波兰对华态度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时而对华合作、时而对华强硬的摇摆心态。

2024年,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一边在访华时大谈发展两国双边关系,深化互利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一边却试图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甚至还在南海问题上大放厥词。

此次关闭驻成都总领馆,一定程度上也是波兰对华复杂心态的具体表现。

捷克“逢中必反”。

近年来,捷克在反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谓是“逢中必反”,成了欧洲最反华的国家之一。

捷克在涉台、涉疆等中国内政上大肆发表挑衅言论,还频频派政治人物赴台窜访。

2024年6月10日,由捷克参议院首席副议长德拉霍斯率领19人代表团窜访台湾,捷克外交部还宣布将在台湾开设所谓“台北捷克中心”。

由此观之,关闭驻成都领馆实际上也是捷克的反华动作之一。

正确看待:个把国家“闭馆”无伤大雅

对于相关国家关闭驻成都领馆这一现象,其实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如果说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众办理相关国家签证没有以前那么便捷了。

毕竟,“闭馆”不是断绝外交关系,成都不能办了,还可以去北京、广州等其他城市办理,充其量也就是多花点路费。

再有一个,境外媒体和反华势力可能会借机炒作“成都吸引力下降”,炮制中国城市“失宠”的虚假叙事。

对于这样的歪理邪说,其实近些年我们也见得多了。

事实胜于雄辩,一座城市是否称得上是国际化都市,与其有多少座外交使领馆并无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活力、开放包容的氛围和宜人宜居的环境。

就在个别国家关闭成都领馆的同时,巴西、土耳其等国纷纷在成都新设领事馆,为深化对华合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6月,巴西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

其实,成都这座日益国际化的都市,早已跳出“使领馆数量竞赛”的窠臼。

当外国游客为了吃顿四川火锅而排队,当各色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从成都走向世界,当川剧变脸视频在TikTok上播放量破亿……成都早已名声在外!

所以说,个别西方国家关闭领馆,改变不了成都强劲的发展活力和越来越明显的国际范儿。

毕竟,真正的国际化,从来不在外交官的办公室里炒股配资选择配资,而在熙熙攘攘的人员往来中……